-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东部和东南部同越南接壤,北部与老挝交界,西部和西北部与泰国毗邻,西南濒临暹罗湾。高棉族是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80%,少数民族有占族、普农族、老族、泰族、斯丁族等。高棉语为通用语言,与英语、法语同为官方语言。佛教为国教,95%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占族信奉伊斯兰教,少数城市居民信奉天主教。华人、华侨约60万。
国会是柬埔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每届任期5年。首届国会成立于1993年,由120名议员组成,其中奉辛比克党58人,人民党51人,佛教自由民主党10人,莫里纳卡党1人。人民党主席谢辛(Chea Sim)任国会主席。国会下设9个专门委员会。第二届国会成立于1998年9月,由122名议员组成,其中人民党64人,奉辛比克党43人,森朗西党15人。人、奉两党联合执政,森党拒绝入阁,成为国会合法的反对党。奉党主席诺罗敦·拉纳烈任国会主席。第三届国会成立于2004年7月,由123名议员组成,其中人民党73人,奉党26人,森党24人。拉纳烈连任国会主席。2006年3月,拉纳烈辞去国会主席。3月21日,柬国会举行全体会议,投票选举原第一副主席、人民党名誉主席韩桑林为国会主席,人民党中央常委阮涅为第一副主席,奉辛比克党成员尤霍格里为第二副主席。12月27日,国会投票表决通过奉党成员洪逊霍为国会第二副主席。现任国会于2008年7月27日选举产生,由123名议员组成,其中人民党90人,森党26人,柬埔寨人权党3人,奉辛比克党2人,拉那烈党2人。
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贫困人口占总人口28%。柬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推行经济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把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作为首要任务。把农业、加工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训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推进行政、财经、军队和司法等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取得一定成效。2006年,GDP增长率为10.4%。币值基本稳定,全年通胀率为4.7%。工业生产在服装加工出口带动下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好于往年,粮食实现自给。旅游业发展迅速。外贸总额57.02亿美元。私人投资增长较快,但到位率较低。农业是柬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占全国劳动力78%。可耕地面积63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面积为37.4万公顷,占18%。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豆类、薯类等。水稻种植面积254.14万公顷,玉米、黄豆、芝麻和木薯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湄公河、洞里萨河、巴萨河沿岸为主要产稻区。2006年稻谷总产量688万吨,除满足国内需求外,剩余150万吨可供出口。经济作物有橡胶、胡椒、棕榈糖、烟草、麻类、棉花等。全国橡胶园有11万公顷,年产橡胶5万吨。
2006年柬埔寨境内共有274家报纸,27家刊物、74家杂志、14个新闻工作者协会。柬影响较大的中文报纸有《华商日报》、《柬华日报》和《星洲日报》,较有影响的英文报刊有3 家,法文报刊1 家,其余为柬文报刊。发行量较大的报刊有《柬埔寨之光报》(柬文,日报)、《人民报》(人民党党报,柬文)、《和平岛报》(柬文,日报)、《柬埔寨日报》(英文,柬文)、《金边邮报》(英文,双周报)、《柬埔寨时报》(英文,柬文,周报)等。柬新社(AKP)为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80年。柬目前有28家电台,官方电台5家,其中FM96电台属国家所有,每天播音19个小时。电视台7家,国家电视台(建于1966年,以柬语节目为主);仙女台(人民党党产);第9频道(私营);第5频道(军队台);首都第3频道(官方开办);巴戎台(私营);CTN电视台(私营电视台)。此外,有2家有线电视台:分别为柬埔寨有线电视台、金边有线电视台。
柬埔寨矿藏主要有金、磷酸盐、宝石和石油,还有少量铁、煤。林业、渔业、果木资源丰富。盛产贵重的柚木、铁木、紫檀、黑檀、白卯等热带林木,并有多种竹类。森林覆盖率61.4%,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部山区。木材储量约11亿多立方米。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淡水渔场,素有“鱼湖”之称。西南沿海也是重要渔场,多产鱼虾。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失衡和过度捕捞,水产资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