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这一年:马大姐的“养鱼经”这两天,昌吉市六工镇的养鱼大户马春英正忙着给鱼塘里下鱼苗,本想赶时间把各种鱼苗都下齐,可却没了草鱼苗。昌吉市六工镇农民马春英:“12582吗?我现在要求购草鱼苗,我手里有鲤鱼苗需要出售。”马大姐所拨打的12582是新疆移动在农村设立的农信通信息服务平台,...
- 昌吉市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讯(通讯员何洪升李涛报道)近日,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一村水产养殖户陈国春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自己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今年4月中旬,陈国春先后从北屯市引进了140万尾的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苗种,在自家鱼塘进行繁育和养殖,经过一个月的精心饲养,苗种长势出奇的好,...-
- 新疆首个农村广电网络综合工程投入使用新疆首个农村广电网络综合工程日前在昌吉市六工镇西五工村投入使用。农民们可以收听收看到到全套数字广播和全国省级卫视上星电视节目,还能通过互联网查询各类信息。昌吉电视台记者张童桐和通讯员报道
- “党的政策亚克西!”在内科大楼三楼病房,来自昌吉六工镇的患者买买提明告诉记者,学习胡主席的“七一”讲话后,十分振奋。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镇里确定了“30、10分钟”发展目标:即农民一出门就可以坐上公交车,农民的生产生活、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便民服务等基本需求均可在30分钟“生活圈”内解决;村里卫生室已全部投入使用,...
- 全国妇联在新疆举行“送温暖、三下乡”活动在昌吉市六工镇西五工村,陈至立看望慰问了巾帼创业典型徐凤琴和村妇代会主任,与妇女群众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她们的实际需求。她鼓励妇女群众更新观念,踊跃参与技能培训,...
- 新疆昌吉打出“组合拳”确保菜价稳中有降在昌吉市佃坝乡、六工镇、滨湖镇等乡镇建立5万亩蔬菜基地,合理安排蔬菜茬口。此外,昌吉市财政从新农村建设补助资金中安排2580万元专项资金,对集中连片百座以上标准温室大棚每座补助1万元,农户自筹资金达到1—1.5万元,政府再对每户给予700元贴息补助。截止目前,...
- 新疆昌吉沙梁子村有条“死亡公路”:8年撞死40余人乌鲁木齐在线讯(记者霍蒙摄影报道)说起从村子中间穿过的102省道,新疆昌吉市六工镇沙梁子村的村民无不谈路色变。在这条路建成后的8年里,...
- 昌吉六工镇沙梁子村“死亡公路”重装减速带2010年12月,本网连续报道昌吉市六工镇沙梁子村的“死亡公路”。从村子中间穿过的102省道,因为缺少减速带和交通安全标志,造成该路段车祸事故频发,当地村民将此路称为“死亡公路”。2010年12月7日,...
- 昌吉市10万农牧民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项目总投资2426万元,项目完成后日供水规模6287.9立方米/日,可解决昌吉市大西渠镇、佃坝乡、滨湖乡、六工镇和城郊地区共55个行政村50225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34735人)。届时,将彻底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使全市的饮水安全率达到100%。
- 新疆各族人民永远跟党走昌吉市六工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铁军表示,作为一名年轻的少数民族乡镇干部,要把青春热血洒在希望的田野上,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建设美好家园!(本报记者冯瑾王新红阎静见习记者马伊宁陈蔷薇李莉李杨通讯员朱力张灵张云海范春海荆云辉李今朝程志强张慧疆采写)-
- 昌吉市设施农业迅猛发展目前,该市通过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种植产业品牌,已形成了佃坝乡的黄瓜、西红柿;二六工镇的西红柿、辣椒;六工镇的韭菜……15个百亩以上连片设施蔬菜种植基地的15个品牌。据统计,该市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目前该市从事设施农业的种植户已达到4500多户,吸纳和转移剩余劳动力13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