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资讯
  • 录音报道:放下牧鞭开创新生活在黄南州泽库县和日乡的和日村里,一排排红砖大瓦房高大、整齐,平整的水泥村道延伸到家家户户的院门前,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城镇的居民小区。在和日村的石刻展览室,记者看到了村里石刻能手们的作品,立体感极强的镂刻牦牛栩栩如生;背水的牧民姑娘面部刻画细腻,美丽大方;...
  • 黄南州中院:扶贫结对送温暖真心实意解民忧近日,青海省黄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韩幸生一行4人深入“联姻结对”帮扶单位泽库县和日乡和日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所到之处,院党组一行与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共商脱贫致富大计,...
  • 青海传统石刻艺术致富三江源生态移民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的和日乡有着“石刻艺术之乡”的美誉,当地藏族牧民群众进行石刻创作的历史近百年。在2005年,世代居住在和日山上的100多户藏族牧民作为三江源生态移民进行集体搬迁,告别了他们的游牧生活。如今,...
  • 青海藏族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草原深处“石雕”村这个村庄是青海省南部的泽库县和日乡和日村,全村共189户、747口人。驱牛牧羊原本是该村世代相袭的生产方式。4年前,这个村开始实施“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如今,已有100户510人从过去的深沟大山、草滩沟壑中搬迁到了今日的乡政府所在地。住进了新房子,...
  • 三江源出境水量连年增多他建议记者到该县草原退化最严重的和日乡看一看、比一比。记者去了并认真观看了一大块叫“德隆”的草地,该草地几乎没有治理,鼠害成灾、荒漠严重,产草量仅及治理过的35%,差别恍若两重天,同去的司机也深有同感。那么,在三江源生态恢复中究竟该如何认识“自然的功劳”与“人的努力”呢?...
  • 海南州湿地调查组工作进展情况27日开始进行湿地斑块的野外调查工作,由泽库县林业局派出一辆专车及两名技术人员,并聘请县草原站一名专家,先后对泽库县泽曲镇、多禾茂乡、西卜沙乡、和日乡、宁秀乡、王加乡、麦秀镇7个乡镇的所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及人工湿地进行了外业调查工作。二、内业整理...
  • 热贡艺术铺就藏乡小康路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乡和日村,一排排拔地而起的砖瓦新居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村子里不时传出清脆的“叮当”声,这是石雕艺人用刻刀敲打石料的声音。作为传统艺人之一的和日村副主任多杰才让告诉记者,这个村的173户牧民是因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而于2005年陆续搬迁到这里,...
  • 草原腾飞的翅膀记泽库县和日乡和日村党支部他们就是和日乡和日村党支部。和日村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栏上密密麻麻的内容,墙上挂满的锦旗和奖牌,那一串串数据,一个个计划,一条条规定,一幅幅展板,就是村支部班子成员善于学习、勇于争先、乐于奉献、真抓实干的真实写照。2005年以来,...
  • 三江源风采录:巴滩草原有个石匠村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乡和日牧民委员会的牧民扎西东主做梦也未想到自己这辈子会丢掉牧鞭,跟石头打起了交道。更让他未想到的时是,全村人都搞起了石雕。原来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酥油奶茶、糌耙是主要的食品,而现在三餐离不了面食、蔬菜。...
  • 人与自然和谐共赢――“十一五”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玉树县大力发展中藏药材种植;2009年果洛州生态移民通过采集、手工业、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人均增收近千元;格尔木长江源生态移民村群众2009年劳务输出311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3.49万元;黄南州和日乡和日村移民大力发展民族石雕业,...
  • 青海黄南州:“非遗”打开了一扇致富之门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乡和日村的藏族牧民扎西东珠家,扎西东珠的两个儿媳妇正在精心制作石雕。通过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这两位石雕女已经技法娴熟,成为家庭致富的主要劳力。48岁的扎西东珠说,告别游牧生活、实现定居后,他一家6口人中有5人通过技能培训,...
关于本站 - 友情合作 - 网站地图 - 隐私声明
Copyright © 2020 谷歌电子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