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资讯
  • 红干鲜椒卖到了韩国(图)8月12日,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好老营子村的李波(右)正与技术人员查看红干鲜椒长势。李波两年前带领全村人种植红干鲜椒,并成立了红干鲜椒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注册了庆丰农贸公司,该公司去年销往韩国的红干鲜椒达2000吨。目前,李波共有1000多亩地,...
  • 种粮?还是种树?敖力布皋镇林业站站长姚继纯介绍,前年,全镇只有400多亩葡萄,在地方政府推出200元/亩的葡萄种植补贴方案后,去年全镇新栽了1800亩,今年将栽2000亩。树木可发电还可炼油传统意义上的“林产业”,只是卖木材。...
  • 自选“9+1”中双色球39万内蒙古彩民好运不断在福彩“双色球”第2009080期开奖中,内蒙彩民在2.2亿元期销量和“523”派奖的双重利好下越战越勇,当期来自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第15235007号投注站一彩民再传佳音,1注奖金总额达39.81万元的超值二等奖欣然中的,中奖彩票为一张自选“9+1”复式票,...
  • 设施农业“俏”起来菜农腰包“鼓”起来记者又来到位于敖力布皋镇西乜村的设施农业小区,看到拳头大小的西葫芦顶着小黄花挂满枝头,一棚一棚的芹菜绿油油的,幽香阵阵。“我家有40座设施大棚,现在蔬菜价好,加上元旦春节快到了,我们每天忙的团团转。”种植大户齐凤全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 内蒙古科尔沁区进军沙地经济产业如今的敖力布皋镇树成排、林成网,沙地西瓜、沙地杂粮杂豆遍布其中,沙地西瓜面积已达3500亩,产量超过了2000万斤,亩效益达1500元。由于“西瓜节”的拉动,沙地西瓜名声越来越大,每到西瓜成熟的时节,总会引来山东、河北、辽宁和吉林等地客商。随着沙地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
  • 通辽市科尔沁区:"从长叶子到长票子"的治沙之道敖力布皋镇的沙地西瓜、林间杂粮等也闯出了市场,亮起了品牌,赢得了经济效益。“绿荫下”的经济产业正成为该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又一典范。构筑“绿色”林网,形成农业生态屏障。科尔沁区在治沙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农业发展构筑起了“绿色”生态屏障,...
  • “绿色生态银行”为科尔沁经济发展作贡献完成沙地葡萄栽植2万亩,主要集中在沙地面积大的庆和镇、大林镇、莫力庙苏木、敖力布皋镇等,且都集中连片,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葡萄基地。为搞活葡萄的销售和加工,该区还在莫力庙林场投资120万元,建设了一处葡萄专业市场,在清河镇建设了一处葡萄榨汁厂。科尔沁区在实施生态建设的同时,...
  • 听民情解民意------行风回声有问必答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奥利不高村的一位村民反映,2008年7月,旗政府为了鼓励村民养牛,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让养牛户参加保险,每头牛政府补贴420块钱,村民自己出80块,他当时就给家里的23头牛都交了保险。按照合同规定损失一头牛要补偿5000元钱,去年冬天,家里的牛死了3头,...
  • 科尔沁区设施农业质量效益并重在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设施农业小区的温室大棚里,翠绿的柿子秧长得正旺,绿叶下遮遮掩掩的柿子,羞羞涩涩地透着红晕,甚是喜人。一张张黄色的纸张悬挂在大棚中间,“那是"粘虫板",俺们叫黄板,还别说,自从挂上它,大棚就没生过虫害,俺村哪家大棚都挂几张!”...-
  • 补贴造林首次“先拨钱,后栽树”王勇是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的村民,一家三口,共有14亩地。杨树需要10到15年才能成材。他开玩笑说:“生了儿子种杨树,到儿子长大了刚好可以卖树给他娶媳妇。”现在,他不仅种杨树,...
关于本站 - 友情合作 - 网站地图 - 隐私声明
Copyright © 2020 谷歌电子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