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识与中观12_百度文库变异受俱 烦恼种子 些东西障碍定力是最强故。心理不平衡,心不得定。“彼随所应,生上五地”四禅以上的“五地”彼随所应,生上五地,四禅天,...
-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八若依上五地则成就有漏无漏初静虑。彼皆成就四智。谓他心智世俗智苦智法智。五者谓苦类智集法忍位。此二位所成就有漏无漏初静虑如前分别。彼皆成就五智。...
- CBETA T27广说如前。问云何得知。色界六地。於欲界惑具二对治。彼作是言。依上五地入见道者。於欲界断分别作证。别起无漏离系得故。若上五地於欲界惑。无断对治此事应无。...
- 惠州最应当建立客家卫视/惠州就是老惠阳/香港最多讲惠州惠阳...正是因为客家被广东台湾福建江西广西五大省分割开来,导致各地客家争夺客家资源日日激烈!实际在地缘上五地客家是紧紧相连的。...
- 佛学在线谓上五地所摄。世第一法中。除缘当现在前。所依世第一法。诸缘所余境。世第一法。如依未至定。入正性离生者。住增上忍时。作此四句。依上五地入正性离生者。...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_Scientific_Dhyana_新浪博客非三摩地不得故。二者谓诸圣者灭法忍未生此前诸位。若依未至定唯成就有漏初静虑。若依上五地成就有漏无漏初静虑。彼皆成就二三摩地。谓空无愿。三者谓灭法忍已生。...
- 佛子天空 藏经阁 X51 No.0824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后生上五地中。乃得后起也。下四地。谓一者欲界五趣杂居地。二者初禅离生喜乐地。三者二禅定生喜乐地。四者三禅离喜妙乐地也。变异受。谓忧喜苦乐四种受也。上五地。...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161卷~第180卷)_《全本阅读网》若依上五地苦法忍位成就有漏无漏初静虑。彼一切皆成就二智。谓他心智。世俗智。四者谓苦法智苦类忍位。此位若依未至定则成就有漏初静虑。若依上五地则成就有漏无漏初...